一九四〇年三月十一日,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的高级干部会上作题为《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》的报告。他根据反磨擦斗争,特别是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的经验,教育全党“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,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”,并指出必须采取“发展进步势力、争取中间势力、反对顽固势力”的策略,才能维护和平团结的大好局面。
全面抗战之初,为了抗击日本侵略,建立了国共统一战线。但在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,国民党开始掉转枪口。1941年1月发生皖南事变,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,损失惨重。新四军军长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,项英、周子昆被叛徒杀害。周恩来为此在《新华日报》上愤然发表“千古奇冤,江南一叶;同室操戈,相煎何急?!”的题词。
为了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大局,我们党采取了“政治上积极进攻,军事上适度反击”的斗争策略,“有理、有利、有节”地打击顽固派嚣张气焰,争取绝大多数中间派支持,维护了统一抗战的局面,最终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。
新中国成立不久,以美国为首的十六个国家组成所谓的“联合国军”悍然出兵朝鲜,把战火烧到鸭绿江畔,威胁中国完全。毛泽东主席毅然决定抗美援朝、保家卫国。经五大战役,把美军队打退到三八线以南,迫使携二战战胜国余威的超级大国美国坐到谈判桌前。又经打打谈谈、谈谈打打的斗争策略,最终迫使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。抗美援朝一战,扬了国威、军威,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杆,更为我国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。
但近几十年来,美国出于自身利益需要,对中国虽然也有示好的时候,但总体看来基本处于敌视、提防、遏制、打压状态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,更是逐步升级,变本加利。南海撞机、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、对台出售武器、南海挑衅我岛礁主权、公然干涉我内政,……现在,竟然为了打压一家中国科技公司而绑架人质,为了在贸易中得到更多好处而大打贸易战,甚至不顾大国形象,颠倒黑白,肆意诬陷,到处抹黑……,为何如此?一方面是美国太强势,另一方面就是之前我们太软弱,过多地强调了和平,在斗争上力度不够造成的结果。
国与国之间的最佳状态当然是和平共处。但美国要霸权,中国要公平。中国要复兴,美国要遏制。无论如何应对,都会存在斗争。可以说,中美之间斗而不破的局面将是未来一种长期存在。如果一味退让、妥协,只会激起对手更强的进攻欲望,得寸进尺,让你越来越被动。既然斗争不可避免,就要敢于斗争,善于斗争,勇于通过斗争得到真正的和平。
至于如何斗争,翻开伟人著作就会发现一些现成的答案。这里就不妄加论述了。